第一届“全国大学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赛况汇报

发布日期:2019年05月30


一、大赛基本情况

大赛目的:为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有关精神,促进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推进高校BIM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为各学校大学生搭建同台竞技的舞台。

本次大赛从发布一号通知到作品提交,历时167天。A组:报名学校202家,参赛队伍1518支,其中有162家学校提交作品,提交作品数量634份;B组:报名学校74家,参赛队伍438支,其中有53家学校提交作品,提交作品数量190份。

合计参赛学校276家,参赛队伍1956支,参赛人数近8千,提交作品数量824份。


二、赛题简介

为贯彻住建部《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推动信息技术与建筑业发展深度融合,本次竞赛以BIM结构设计为主题。竞赛题所选项目为某装配式建筑,建筑面积12629平方米,建筑高度83.3米,地上27层(主体结构),地下室1层。项目结构体系限定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三、要求简介

本次大赛题目限定在多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求参赛队伍根据建筑平面图和限制条件,进行适当的结构选型和结构布置,并使用大赛主办单位免费提供的结构分析软件(Revit软件和GSRevit软件)进行结构计算分析,依据结构计算分析结果和设计规范提交设计成果(包括施工图和计算书),并对设计成果特点进行不超过1000字的简要说明。


四、赛总结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赛程已接近尾声,为了解参赛院校老师和学生对本次大赛的想法,赛务组走访了近百所高校,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青海、东三省、安徽、河北、山东、重庆、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区,进行高校大赛培训,培训学生上万名,与老师以及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本届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得到了各地师生广泛重视,在我们走访期间不断收到来自各地师生对于本届大赛评价,很多高校会选择同时准备本届大赛和结构模型大赛。高校普遍的评价是,结构模型大赛与信息技术大赛是各有偏重的两个比赛,前者更注模型设计,更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创新能力,而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则更强调对于专业知识的运用,更加考量信息化技术的掌握,同时大赛融合了更前沿的信息技术和装配式的概念,这种注重实际专业功能的比赛设计,更吸引高校师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高校师生对本届大赛不断加深认识的同时,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在高校师生中的影响力也在日益赶超传统的结构设计大赛。学校老师非常欢迎我们把实际工程中流行的概念和前沿的技术带入高校课堂并结合实际的市场需求丰富并延展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所以我们大赛的地位日益提高!

 


学生通过比赛有非常多的收获,总结为以下几点:

1、学生在校期间拥有实际工程经验:通过本次大赛,让学生有了接触行业前沿技术的机会,并获得了一些BIM和装配式实际工程的经验;把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训练一段时间才能逐渐成熟的过程,放到了在校期间,让学生在毕业后更能从容面对工作岗位;

2、养成主动学习习惯:通过本次大赛达到了“以赛代练、以赛促学”的目的,把学生原来被动学习的方式,变成了主动学习,让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3、掌握工程设计流程:通过大赛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整个流程及所有环节的用途及设计要求;

4、形成工程设计思维:通过本次大赛让学生能从结构工程师的角度去看待一些问题,例如:如何去控制总控指标、当指标不满足时,从什么角度去入手调整工程模型等;

5、把专业课知识串联:通过大赛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让学生把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结构力学、材料力学、高层结构设计、钢筋混凝土设计等)互相串联起来,对结构设计整体环节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6、学会使用工具书:通过大赛让学生学会自主查阅一些结构设计所相关的重要工具书,如:《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设计规范》、《平法图集》等。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赛务组


[ 返回列表 ]